爭迎使節(jié)共歡呼,驄馬前頭眾婦趨。首頂糍盤陳野食,大官曾未識都都。
番俗 其三。清代。張湄。 爭迎使節(jié)共歡呼,驄馬前頭眾婦趨。首頂糍盤陳野食,大官曾未識都都。
浙江錢塘人,字鷺洲,號南漪,又號柳漁。雍正十一年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工詩,與金志章、厲鶚等以詩相切磋。有《柳漁詩鈔》。 ...
張湄。 浙江錢塘人,字鷺洲,號南漪,又號柳漁。雍正十一年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工詩,與金志章、厲鶚等以詩相切磋。有《柳漁詩鈔》。
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zhì)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傾城難可再,一顧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嘯咤令心傷。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同苗發(fā)慈恩寺避暑。唐代。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東濱為陸鴻臚文東賦。明代。顧清。 東江南去接東湖,湖上人家畫里居。綠樹映門皆合抱,清波動影欲侵裾。詩書并沐明時寵,山水遙連故國馀。何日扁舟遂歸志,西風相引釣鱸魚。
奇臺。清代。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