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影龜紋皺。蘸平煙、青紅半濕,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臥水,萬疊羅屏擁繡。漫幾度、吳船回首。歸雁五湖應(yīng)不到,問蒼茫、釣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
重來趁得花時候。記留連、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處,盡是行人去后。但東閣、官梅清瘦。欸乃一聲山水綠,燕無言、風(fēng)定垂簾晝。寒正悄,亸吟袖。
賀新郎·浪影龜紋皺。宋代。吳文英。 浪影龜紋皺。蘸平煙、青紅半濕,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臥水,萬疊羅屏擁繡。漫幾度、吳船回首。歸雁五湖應(yīng)不到,問蒼茫、釣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重來趁得花時候。記留連、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處,盡是行人去后。但東閣、官梅清瘦。欸乃一聲山水綠,燕無言、風(fēng)定垂簾晝。寒正悄,亸吟袖。
此詞系詞人青年時期游德清時所作。“趙令君”,即當(dāng)時的德清縣縣令趙善春。楊鐵夫按:夢窗是時年齡當(dāng)在二十歲左右,德清為其少游之地,因此應(yīng)是公元1224年(嘉定十七年)的趙善春令君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頁
開頭“浪影”三句。此言詞人佇立在趙府的窗前向外眺望,窗下有一條河水流過,河面被風(fēng)刮起了龜版紋,遠(yuǎn)處天水相接處飄起了一縷野煙;河岸兩旁長著水靈靈的花草,艷紅如醉,青翠欲滴?!扒С摺眱删洌偈鲞h(yuǎn)近景色,并點出小虹橋。言“小垂虹”像彩霞般地橫臥在河面上,遠(yuǎn)處山巒起伏猶如屏風(fēng)般地簇?fù)碇@如畫似的錦繡地?!奥锥取币痪?。此言垂虹勝景多次引起過往的江浙客船中行人們的一再回首,贊賞不已?!皻w雁”四句,續(xù)贊如畫美景。“歸雁”,雁本為江湖自在野禽,這里借喻歸隱之士。此言歸隱者大可不必去五湖中尋覓歸隱之處,而是留在這兒就可以歸隱快活了。詞人說:試問在這一望無涯的河上捕魚的人,知不知道處在這無憂無慮之境,聽著那樵歌悠揚,這種牧歌式的生活是多么快樂、雋永啊?! ?/p>
下片“重來”三句。言他這次是舊地重游,時逢又一個桃紅柳綠的春天。詞人說:記得上一次我曾與你(趙令君)去郊外荒亭里飲酒作樂,共聽四周圍寂靜的空山上發(fā)出淅淅瀝瀝的夜雨聲?!疤依睢比洌瑥难矍熬?,并聯(lián)想到世俗之見。上“桃李”兩句,用唐劉禹錫“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詩句意境。此言詞人見到桃李樹已經(jīng)濃綠成蔭,樹下也有了人們采摘果實時踏出來的小路,說:這些桃李樹都是我上次離開后才栽下的呀。他又見東閣邊的一株老梅樹,依然清瘦如許,默默無聞地悄立一旁,被人們遺忘在角落里。三句以對比手法暗喻世俗之人都有一種趨炎附勢的偏見,他們大多捧“桃李”而輕“官梅”,即投靠得勢之人而冷落清高落魄之君。這種思想致使夢窗立身處世多與時人不合,所以他才會布衣一生,“白衣傲公卿”。“欸乃”兩句。言室內(nèi)燕兒無聲,簾子無風(fēng)直掛不動,室外山青水綠,風(fēng)光明媚。突然間傳來了一聲高亢悅耳的漁歌聲,在這極靜的境地之中詞人更覺得這漁歌聲入耳動聽?!皻G乃”一句,直接抄用柳宗元《漁翁》詩原句,但用在這兒卻顯得天衣無縫?!昂摹眱删?,回到首句詞人立在窗前的鏡頭上。言時已近晚,春寒料峭偷偷襲來,詞人倚立窗前趕快垂下長衫的衣袖抵御寒氣?!皝彙?,下垂貌。全詞首尾銜接,一氣呵成。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偈六十三首。宋代。釋道寧。 春風(fēng)習(xí)習(xí),春日熙熙。鳥啼東嶺上,花發(fā)樹南枝。園林并紫陌,賞玩頗相宜。行人半醉半醒,游客似憨似癡?;蚋杌蛭?,或笑或悲。頭頭盡是吾家事,處處全彰妙總持。因甚把住,特地生疑。辜他古德,努力披陳。不省這個意,修行徒苦辛。
賣花聲。清代。吳藻。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星巖二十景 其七 星亭擁翠。。梁景先。 天開圖畫好溪山,星聚亭依水石間。錦繡叢中堆翡翠,白云深處聽潺湲。
知府黃龍圖。宋代。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目病初愈示敬亭貽謀。清代。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宋代。文天祥。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萬里風(fēng)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