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三秋雨,山中六月涼。樹林溪谷暗,花藥小闌香。
夢破風開卷,詩成鳥送觴。紅塵多內(nèi)熱,政爾救頭忙。
和呂介甫。金朝。楊云翼。 山下三秋雨,山中六月涼。樹林溪谷暗,花藥小闌香。夢破風開卷,詩成鳥送觴。紅塵多內(nèi)熱,政爾救頭忙。
(1170—1228)平定樂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進士第一。特授承務郎。宣宗時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時為翰林學士。與人交,死生禍福不少變。國家之事,知無不言。兼精歷算醫(yī)方。與趙秉文同為文壇領袖。曾編?!洞蠼鸲Y儀》。 ...
楊云翼。 (1170—1228)平定樂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進士第一。特授承務郎。宣宗時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時為翰林學士。與人交,死生禍福不少變。國家之事,知無不言。兼精歷算醫(yī)方。與趙秉文同為文壇領袖。曾編?!洞蠼鸲Y儀》。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huán)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yǎng)。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shù)。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以詞錄別,依韻和答。清代。程頌萬。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shù)。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修相訴。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