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古道之久混兮,謂渭濁而涇清。耳所適以是悅兮,紛瓦釜兮雷鳴。
豈大雅之不作兮,由世尚之所徵。何獨子之好古兮,得非姱節(jié)而特行。
念朱弦之既絕兮,豈鸞膠之足憑。諒吾樸之弗鑿兮,又何恤乎虧成。
振寥寥之孤響兮,嗟彼聾俗。而疇顧當鄭衛(wèi)之聲哇兮,乃獨唱乎咸濩。
惟心游于太古兮,發(fā)沖泊之天趣。將抱瑟而從之兮,爰寫余之中素。
佇落月之遺音兮,渺松風于秋曙。
題潘好古詩卷。元代。周權。 繄古道之久混兮,謂渭濁而涇清。耳所適以是悅兮,紛瓦釜兮雷鳴。豈大雅之不作兮,由世尚之所徵。何獨子之好古兮,得非姱節(jié)而特行。念朱弦之既絕兮,豈鸞膠之足憑。諒吾樸之弗鑿兮,又何恤乎虧成。振寥寥之孤響兮,嗟彼聾俗。而疇顧當鄭衛(wèi)之聲哇兮,乃獨唱乎咸濩。惟心游于太古兮,發(fā)沖泊之天趣。將抱瑟而從之兮,爰寫余之中素。佇落月之遺音兮,渺松風于秋曙。
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游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為館職,弗就。益肆力于詞章。有《此山集》。 ...
周權。 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游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為館職,弗就。益肆力于詞章。有《此山集》。
大名客舍。元代。曹伯啟。 辭鄉(xiāng)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相書語(張璟藏論婦人相引此)。兩漢。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一素亭和見素韻二首 其一。明代。鄭岳。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fā)影長。
故刑部尚書萬安劉公夫人哀挽 其六。明代。程敏政。 落日秋山起白云,森森松檜擁高墳。賢名百世應難滅,中有天家諭祭文。
期頤堂。宋代。龔明之。 百事如今與世違,十花一木謾兒嬉。莫欺兀兀癡頑老,曾睹升平元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