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支公者,曾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猶存馬蹄跡。
寒泉出傍澗,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筆勢甚奇特。
巖巖圓通殿,飛構(gòu)爛金碧。
春來香火盛,傾城出游適。
施錢日滿缽,來往恒絡(luò)繹。
世人競刀錐,于此乃不惜。
我當(dāng)少年時,一歲嘗一即。
提攜隨父兄,娛覽常至夕。
別來已幾時,何啻十年隔。
此山是名山,先從晉時辟。
非有高行僧,何堪主其席。
今師遂當(dāng)往,遠續(xù)前人跡。
我今何以贈,小偈聊塞責(zé)。
切煩大士前,我為啟胸臆。
慧眼無不觀,是物皆潤澤。
如何不見我,困此塵俗役。
愿垂楊枝露,灑我一點滴。
不愿官祿高,不求財寶積。
但愿塵勞中,早脫奔走厄。
無災(zāi)復(fù)無難,居家作禪伯。
保此清凈正,永離種種色。
與師結(jié)晚交,來著登山屐。
送楚巖往支硎山。明代。楊循吉。 昔有支公者,曾為此山客。至今石磴上,猶存馬蹄跡。寒泉出傍澗,散漫流不息。何人作大字,筆勢甚奇特。巖巖圓通殿,飛構(gòu)爛金碧。春來香火盛,傾城出游適。施錢日滿缽,來往恒絡(luò)繹。世人競刀錐,于此乃不惜。我當(dāng)少年時,一歲嘗一即。提攜隨父兄,娛覽常至夕。別來已幾時,何啻十年隔。此山是名山,先從晉時辟。非有高行僧,何堪主其席。今師遂當(dāng)往,遠續(xù)前人跡。我今何以贈,小偈聊塞責(zé)。切煩大士前,我為啟胸臆。慧眼無不觀,是物皆潤澤。如何不見我,困此塵俗役。愿垂楊枝露,灑我一點滴。不愿官祿高,不求財寶積。但愿塵勞中,早脫奔走厄。無災(zāi)復(fù)無難,居家作禪伯。保此清凈正,永離種種色。與師結(jié)晚交,來著登山屐。
(1458—1546)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君謙。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好讀書,每得意則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稱“顛主事”。以多病,致仕居支硎山下,課讀經(jīng)史。性狷介,胸襟狹隘,好持人短長。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賦《打虎曲》稱旨,令改武人裝,隨從左右,常使為樂府、小令,以俳優(yōu)待之。循吉以為恥而辭歸。晚年落寞,更堅癖自好。有《松籌堂集》及雜著多種。 ...
楊循吉。 (1458—1546)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君謙。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好讀書,每得意則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稱“顛主事”。以多病,致仕居支硎山下,課讀經(jīng)史。性狷介,胸襟狹隘,好持人短長。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賦《打虎曲》稱旨,令改武人裝,隨從左右,常使為樂府、小令,以俳優(yōu)待之。循吉以為恥而辭歸。晚年落寞,更堅癖自好。有《松籌堂集》及雜著多種。
念奴嬌。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xué)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fēng)吹夢無際。當(dāng)日跨鳳偕歸,玉尊雙飲,笑語篷窗倚。一綠鴛波依舊好,誰念羈禽身世。帝子貞筠,靈均香草,況是埋憂地。楚騷歌罷,水天何限愁思。
和徐天泉劉完庵同過沈石田友竹居韻。。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zhuǎn)通幽處,朋來問索居。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yīng)不如。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yīng)順天鄉(xiāng)試二首 其一。。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fēng)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
寓城西精舍贈洞文上人。清代。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