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念暑雨煩,居然蹈憂沴。寧謂生怨咨,甘為小人敝。
陰淫亦何患,臨觀大川逝。竹屋雖小疏,補苴豈無計。
水性本就下,平川衍無勢。壅隘何不勝,湫底何由濟。
河伯逢海若,足使誇洋裔。池魚肆涵泳,洋洋旁軒砌。
流汗一已收,蕭騷撫輕袂。安得趣東歸,舟航應(yīng)不滯。
重賦。宋代。沈遼。 永念暑雨煩,居然蹈憂沴。寧謂生怨咨,甘為小人敝。陰淫亦何患,臨觀大川逝。竹屋雖小疏,補苴豈無計。水性本就下,平川衍無勢。壅隘何不勝,湫底何由濟。河伯逢海若,足使誇洋裔。池魚肆涵泳,洋洋旁軒砌。流汗一已收,蕭騷撫輕袂。安得趣東歸,舟航應(yīng)不滯。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避賊書事十三首 其九。宋代。左緯。 妻兒共一區(qū),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和亶甫夜字。宋代。彭汝礪。 雪輕不自持,風(fēng)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云中下。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苦寒為公飲,酒盡解貂貰。盤蔬起鄉(xiāng)思,披綿問鵝鲊。浮生夙何緣,今昔同官舍。才調(diào)稍迫促,每羨公優(yōu)暇。草玄入幽微,曾不解嘲罵。文衡委輕重,事亦宗伯亞。我愚實未稱,得友還自詫。兩驂萬里心,雙璧連城價。塵土難淹留,云霄看高跨。
王元美分守浙西書來謂烏程酒濁如涇水黑若油。明代。王叔承。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fēng)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愿言結(jié)斯廬,聊用慰幽獨。
離蔡州。宋代。鄭獬。 風(fēng)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