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纓厭世塵,入海求夜光。貝闕涵珠宮,異色森綺芒。
采采滿懷袖,駕龍登扶桑。赤烏驚上天,火曜舒乾陽。
回視乃瓦礫,自愧空奔忙。書生莫謾愚,敝帚安足藏。
幽思六首 其三。元代。郝經(jīng)。 濯纓厭世塵,入海求夜光。貝闕涵珠宮,異色森綺芒。采采滿懷袖,駕龍登扶桑。赤烏驚上天,火曜舒乾陽?;匾暷送叩[,自愧空奔忙。書生莫謾愚,敝帚安足藏。
(1223—1275)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于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群書。應(yīng)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jīng)國安民之道數(shù)十事。及世祖即位,為翰林侍讀學士。中統(tǒng)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謚文忠。為學務(wù)有用。及被留,撰《續(xù)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郝經(jīng)。 (1223—1275)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于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群書。應(yīng)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jīng)國安民之道數(shù)十事。及世祖即位,為翰林侍讀學士。中統(tǒng)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謚文忠。為學務(wù)有用。及被留,撰《續(xù)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shù)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zhí)熨x。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山間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和林治中雪詩五首。宋代。鄭清之。 擘天滕六勇如貔,移下瓊臺撲凸奇。老盡青山真是幻,從渠白戰(zhàn)更無詩。馮闌且喜明雙目,嘶騎寧愁到十眉。羔酒不妨敲竹韻,園林正好樂清時。
游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游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明代。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駭目洞心處,危滕峭石邊。無栽慈竹地,有縱怒鵬天。一壁云皆碎,千溝瓦忽縣。波涵萬里月,石老六朝煙。楊子來歌吹,南徐閱井廛。萍飄建鄴鎮(zhèn),豆許海門船。鯊鬣遮晴島,珠胎射綠淵。云堂招賈客,鹽豉供朝賢。夜火朝嵐市,風枝水響禪。山中無印老,休舉帶因緣。
收蜜蜂。宋代。蘇轍。 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解與蜂語言。前人傳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里鬧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相逢處處命儔侶,共入新宅長子孫。今年活計知尚淺,蜜蠟未暇分主人。明年少割助和藥,慚愧野老知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