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今年持節(jié)又來宴,菱葉荷花香半城。
城南倒插泰山腳,城北沈涵海氣橫。周圍盡浸樓臺影,魚鳥慣聞簫鼓聲。
錦堂流出珍珠冷,花底漂搖碎光炯。名泉多在府第中,繡簾深掩胭脂井。
推波委濤到北渚,匯蓄涵渟數(shù)十頃。虹橋桁柳平分破,巨壑云莊入煙瞑。
濟南名士多老成,行臺突兀皆名卿。尊中正有李北海,坐上寧無杜少陵。
堰頭臘甕滿船求,歌舞要送行人行。江南風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
使宋過濟南宴北渚亭。元代。郝經(jīng)。 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今年持節(jié)又來宴,菱葉荷花香半城。城南倒插泰山腳,城北沈涵海氣橫。周圍盡浸樓臺影,魚鳥慣聞簫鼓聲。錦堂流出珍珠冷,花底漂搖碎光炯。名泉多在府第中,繡簾深掩胭脂井。推波委濤到北渚,匯蓄涵渟數(shù)十頃。虹橋桁柳平分破,巨壑云莊入煙瞑。濟南名士多老成,行臺突兀皆名卿。尊中正有李北海,坐上寧無杜少陵。堰頭臘甕滿船求,歌舞要送行人行。江南風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
(1223—1275)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于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群書。應(yīng)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jīng)國安民之道數(shù)十事。及世祖即位,為翰林侍讀學士。中統(tǒng)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謚文忠。為學務(wù)有用。及被留,撰《續(xù)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郝經(jīng)。 (1223—1275)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于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群書。應(yīng)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jīng)國安民之道數(shù)十事。及世祖即位,為翰林侍讀學士。中統(tǒng)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謚文忠。為學務(wù)有用。及被留,撰《續(xù)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貽子相。明代。王世貞。 薄祿藏吾道,移官拒物情。簿書空自老,衣食自難輕。漸削崢嶸跡,誰探黯淡名。語君無一可,只是學歸耕。
雪霽同滌塵至黃龍洞。。李冰若。 小別經(jīng)三月,重游閱十年。竹深藏古寺,雪霽漲新泉。黃澤祈無竭,紅梅待吐妍。徘徊舊池畔,不分已華顛。
賦得石琴送陳健夫往零陵。清代。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石音最是難調(diào)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無弦吾欲并無琴,琴向高山流水尋。天籟元從人籟出,非君誰識此元音。君今欲向瀟湘去,此是重華揮手處。五弦一一在天風,二女雙雙出煙雨。詩篇投向洞庭波,山鬼篁中答嘯歌。幽蘭積雪頻相寄,慰我相思愁夢多。
思賢書院十首 其一 青龍橋。明代。孫一元。 石梁無病涉,杖屨時相逢。昔聞橫空霓,今見跨水龍。
柳塘八景為王田之題 其三 叢桂夜讀。明代。張?zhí)熨x。 桂影婆娑散九垓,丁當鐘鼓轉(zhuǎn)樓臺。書聲透入周公夢,似領(lǐng)周公教誨來。
讀王謝傳十二首 其八 謝康樂靈運。清代。牛燾。 慮澹能教物自輕,永嘉山色足怡情。如何自詡先成佛,身世無緣托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