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之亂唐巳亡,中興幸有汾陽王。孤軍疋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
凌煙功臣世爭羨,李侯先識英雄面。沉香亭北對蛾眉,眼中巳見漁陽亂。
故令邊將儲虎臣,為君談笑靖胡塵。朝廷策勛當?shù)谝?,圭組不敢縻天人。
西游夜郎探月窟,南浮萬里窮楚越。云山勝地有匡廬,銀河掛空灑飛雪。
醉中信馬踏清秋,白眼望天天為愁。金閨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
英風逸氣掀宇宙,千載人間寧復有。夢魂飛度南斗傍,笑酹廬山一卮酒。
云松可巢今在無,九江落照連蒼梧。欲從李侯叫虞舜,盡傾江水洗寰區(qū)。
題李白觀瀑布圖。明代。方孝孺。 天寶之亂唐巳亡,中興幸有汾陽王。孤軍疋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凌煙功臣世爭羨,李侯先識英雄面。沉香亭北對蛾眉,眼中巳見漁陽亂。故令邊將儲虎臣,為君談笑靖胡塵。朝廷策勛當?shù)谝唬缃M不敢縻天人。西游夜郎探月窟,南浮萬里窮楚越。云山勝地有匡廬,銀河掛空灑飛雪。醉中信馬踏清秋,白眼望天天為愁。金閨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英風逸氣掀宇宙,千載人間寧復有。夢魂飛度南斗傍,笑酹廬山一卮酒。云松可巢今在無,九江落照連蒼梧。欲從李侯叫虞舜,盡傾江水洗寰區(qū)。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虞美人 其三。宋代。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厥资昵锼肌⒋蹬_東。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宮詞 其一二五。?;ㄈ锓蛉诵焓?。 海棠花發(fā)盛春天,游賞無時引御筵。繞岸結成紅錦帳,暖枝猶拂畫樓船。
和陰僉憲宗孟桃源夢詩四首 其二。明代。張寧。 傅巖曾托畫圖傳,八翼分明夢上天。變化升騰先有兆,從來官第號登仙。
賦得蛟龍得云雨。宋代。劉才邵。 賢能攄逸志,振跡比蛟龍。云雨時方得,煙霄路自逢。濯鱗沾帝澤,擁足脫塵蹤。物外將輕矯,池中豈解容。依乘應有待,際會合相從。寄語懷才者,明時好奮庸。
雨后登白云樓。明代。王世貞。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云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挽右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贈開府儀同三司孫公二首 其一。。劉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fā)舊,身負赤松期。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