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富貴多繁華,每遇誕日張綺羅。
高堂賓從擁朱紫,金尊捧歡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齒歌。
難逢樂事買歡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貧家相去一何遠(yuǎn),自嘆居里非鳴珂。
平時(shí)只甘陋巷味,啜菽飲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東鄰旋問酒可賒。
烹鮮擊肥非不愿,一室懸磬將如何。
阿爹從容呼兒語,我有至樂非由他。
立身亦足顯父母,聲名不必登高科。
顏色茍能奉新難,悅口不存旨與嘉。
滿堂雖無金玉富,六籍諸子幸滿家。
日率兒曹勤誦讀,行慕顏閔心孔軻。
但得門庭無外事,竹林足以長婆娑。
子順親慈有馀樂,自然福至由家和。
籬邊晚菊知人意,歲歲來薦黃金花。
老人生旦。宋代。陳文蔚。 人生富貴多繁華,每遇誕日張綺羅。高堂賓從擁朱紫,金尊捧歡傾流霞。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齒歌。難逢樂事買歡笑,千金不惜如泥沙。貧家相去一何遠(yuǎn),自嘆居里非鳴珂。平時(shí)只甘陋巷味,啜菽飲水之日多。不知今朝是生旦,東鄰旋問酒可賒。烹鮮擊肥非不愿,一室懸磬將如何。阿爹從容呼兒語,我有至樂非由他。立身亦足顯父母,聲名不必登高科。顏色茍能奉新難,悅口不存旨與嘉。滿堂雖無金玉富,六籍諸子幸滿家。日率兒曹勤誦讀,行慕顏閔心孔軻。但得門庭無外事,竹林足以長婆娑。子順親慈有馀樂,自然福至由家和?;h邊晚菊知人意,歲歲來薦黃金花。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陳文蔚。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將赴南都比歸不及見矣。宋代。蘇轍。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寧當(dāng)厭客貧。顧我及秋行不久,問君觸熱去何因。西歸涼冷霜風(fēng)后,濁酒清詩誰與親。
林壑晚逾勝,風(fēng)塵遠(yuǎn)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
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yuǎn)任蒼蒼。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游韋氏園時(shí)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明代。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fēng)塵遠(yuǎn)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yuǎn)任蒼蒼。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tái)遠(yuǎn)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tái)遠(yuǎn)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張丞見和次韻答之。宋代。陳造。 我本山林人,娛老有日用。時(shí)須禽一戲,暇乃笛三弄。言償作縣責(zé),顧敢寶所重。催科未妨拙,防速牙角訟。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