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無數(shù)竟誰同,雅羨夫君氣似虹。
吾道久隨流俗弊,義居今風(fēng)古人風(fēng)。
端能縱目秦淮上,解逅論文楚水東。
歸去梅花開也未,江頭葉葉翦霜風(fēng)。
送歐陽國瑞歸鉛山。宋代。陳文蔚。 交游無數(shù)竟誰同,雅羨夫君氣似虹。吾道久隨流俗弊,義居今風(fēng)古人風(fēng)。端能縱目秦淮上,解逅論文楚水東。歸去梅花開也未,江頭葉葉翦霜風(fēng)。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陳文蔚。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xù)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fēng)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yuǎn),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夜聞洛濱吹笙。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xù)下仙云。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fēng)助幽律,波月動輕文。鳳管聽何遠(yuǎn),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bǔ)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宋代。梅堯臣。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丁寓田家有贈。唐代。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wù)。農(nóng)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開軒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時吟招隱詩,或制閑居賦。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陰晝小苑城,微明渭川樹。揆予宅閭井,幽賞何由屢。道存終不忘,跡異難相遇。此時惜離別,再來芳菲度。
式閭過里獨(dú)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xiāng)。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jǐn)題二首 其一。。黃節(jié)。 式閭過里獨(dú)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xiāng)。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