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江山,無邊境界,壓四百州。正天低云凍,山寒木落,蕭條楚塞,寂寞吳舟。白鳥孤飛,暮鴉群注,煙靄微茫鎖戌樓。憑闌久。問匈奴未滅,底事菟裘?;仡^。祖敬何劉。曾解把功名談笑收。算當(dāng)時多少,英雄氣概,到今惟有,廢垅荒丘。夢里光陰,眼前風(fēng)景,一片今愁共古愁。人間事,盡悠悠且且,莫莫休休。
沁園春·第一江山。宋代。吳潛。 第一江山,無邊境界,壓四百州。正天低云凍,山寒木落,蕭條楚塞,寂寞吳舟。白鳥孤飛,暮鴉群注,煙靄微茫鎖戌樓。憑闌久。問匈奴未滅,底事菟裘?;仡^。祖敬何劉。曾解把功名談笑收。算當(dāng)時多少,英雄氣概,到今惟有,廢垅荒丘。夢里光陰,眼前風(fēng)景,一片今愁共古愁。人間事,盡悠悠且且,莫莫休休。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fēng)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fēng)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濕水謠。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送呂晦叔赴河陽。宋代。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fēng)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晚泊廖村。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風(fēng)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蛻蚜淖晕浚逡孤牳枰?。
送蹇藏用之平陽。宋代。魏野。 蜀客貧游晉,山川木落空。軍閑無虜寇,俗儉有堯風(fēng)。雁急長天外,驢遲落照中。圣君方選士,莫便嘆途窮。
垂簾。清代。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nèi)則,鈔得兩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