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光陰速,天涯道路長。漂流知幾處,奔走已三霜。
似汝年猶壯,如余老足傷。應(yīng)慚謝氏父,徒憶阮家郎。
識曠惟游衍,時艱可薦揚。第須依竹徑,未用羨羅囊。
卜賣嚴(yán)公術(shù),醫(yī)鈔陸姓方。暇仍研史冊,閒亦愛詩章。
運至終超達,道窮姑退藏。晴窗開藥籠,雨館倚書床。
苕水支支綠,淞云片片黃??托须S處是,旅食在身彊。
白首摧頹甚,青春奔迅將。頻年同患難,此去莫凄涼。
木德迎新節(jié),條風(fēng)換歲陽。萍蹤如可合,處困更何鄉(xiāng)。
歲除示侄十六韻。元代。戴良。 客里光陰速,天涯道路長。漂流知幾處,奔走已三霜。似汝年猶壯,如余老足傷。應(yīng)慚謝氏父,徒憶阮家郎。識曠惟游衍,時艱可薦揚。第須依竹徑,未用羨羅囊。卜賣嚴(yán)公術(shù),醫(yī)鈔陸姓方。暇仍研史冊,閒亦愛詩章。運至終超達,道窮姑退藏。晴窗開藥籠,雨館倚書床。苕水支支綠,淞云片片黃??托须S處是,旅食在身彊。白首摧頹甚,青春奔迅將。頻年同患難,此去莫凄涼。木德迎新節(jié),條風(fēng)換歲陽。萍蹤如可合,處困更何鄉(xiāng)。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jīng)、史百家暨醫(yī)、卜、釋、老之說。初習(xí)舉子業(yè),尋棄去,學(xué)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xué)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jīng)史。旋授學(xué)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xué)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fēng)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jīng)、史百家暨醫(yī)、卜、釋、老之說。初習(xí)舉子業(yè),尋棄去,學(xué)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xué)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jīng)史。旋授學(xué)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xué)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fēng)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幽居。宋代。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不擾自然人事好,有為方信世途難。如今休說當(dāng)年事,只把心平氣定看。
曹仁憲謹(jǐn)榮壽 其二。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xué),齡登九老圖?;媒鹱鞯Z,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南歌子 暮春。清代。葉靜宜。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風(fēng)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yǎng)花天氣惜花情。
戲答李伯襄 其二。明代。伍瑞隆。 暖風(fēng)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