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曲江邊,長安逸轡聯(lián)。浮沈忽廿載,斑白共衰年。
秦晉官相近,荊吳思久懸。莫嫌云樹隔,書問塞鴻便。
寄何道亨副使。明代。周倫。 記得曲江邊,長安逸轡聯(lián)。浮沈忽廿載,斑白共衰年。秦晉官相近,荊吳思久懸。莫嫌云樹隔,書問塞鴻便。
(1463—1542)蘇州府昆山人,字伯明,號貞翁。弘治十二年進士。授新安知縣,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有《貞翁稿》、《西臺紀聞》、《醫(yī)略》等。 ...
周倫。 (1463—1542)蘇州府昆山人,字伯明,號貞翁。弘治十二年進士。授新安知縣,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有《貞翁稿》、《西臺紀聞》、《醫(yī)略》等。
寄荅子立董兄。明代。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zhí)?。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fā)住江南。
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其七。唐代。朱長文。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雜詩 其二。清代。鄒堯廷。 巖疆數(shù)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一邑如一家,痛癢關(guān)骨肉。如何治子弟,忍事日鞭撲。秋霜豈不威,未若春風燠。頹習詎難移,惜無仁者術(shù)。
登天安門城樓。近現(xiàn)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曉發(fā)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fā)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山險歷層疊,路狹經(jīng)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俯視蹴飛鳥,仰望捫蒼天。谷崖莽無路,下馬相攀緣。崎嶇幾回轉(zhuǎn),猶在數(shù)里間。旌旗蔽云日,劍戟森林巒。憩陰摘山果,?壑漱清泉。試看荷戈士,飛走輕飆旋。邊關(guān)雖迢遞,大道亦便便。既違澹臺志,驅(qū)馳固宜然。悠悠日將夕,始及見平川。未知足力倦,飛騎得前奔。疾風覺后隨,倏忽達軍門。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歡。愿言勵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師奏凱,辛苦馬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