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林苑的黃鶯停止歌唱,長門宮前的蝴蝶舞姿多樣。
眼看大好的春光就要逝去,而皇帝的車駕卻從不曾來過。
小苑:皇宮的林苑。鶯歌:謂鶯啼婉轉似歌。亦喻婉轉悅耳的歌聲。唐杜甫《憶幼子》詩:“驥子春猶隔,鶯歌暖正繁?!?/p>
長門:長門宮,西漢時,陳皇后失寵貶居之地。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焙笠浴伴L門”借指失寵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宮院。
翠輦(niǎn):飾有翠羽的帝王車駕。唐李賀《追賦畫江潭苑》詩之一:“行云沾翠輦,今日似襄王。”經(jīng):一作“曾”。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鑒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308-309
這是一首宮怨詩。這類詩歌主要是為皇宮妃子悲慘的遭遇或空虛的生活而作。此詩也不例外,但其創(chuàng)作時間未詳。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思君恩
這是一首宮怨作品。此詩短短二十字,展示了一個深帷中寂寞的宮人的內心世界:她整日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小苑鶯歌歇,長門蝶舞多”,她聽不到枝頭鶯歌,只看見蝴蝶紛飛,這里用一個“歇”字,暗示出春光無情,即將遠逝,又以一“多”字不露聲色地寫出了草長蝶多,小苑寂寞的景象。句中的長門泛指冷宮,詩人以逝去的鶯聲寫冷宮凄寂,復以翻飛的蝶舞來加以反襯,但凄寂也罷,嬉鬧也罷,對這位不幸的宮妃來說,都是棄人眼中淚。下一句再著一“又”字,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這被貶謫、被遺忘的美人,是怎樣年復一年地迎春送春惜春傷春?“眼看春又去,翠輦不經(jīng)過”,寫出了流年無情,美人對此景不禁頓生遲暮之感。結句包含了她無限熱切的希望與痛苦的失望。
雖然對于怨婦,史上多有微詞,但婦女們溫柔婉約的風姿,在任何時候都是使人憐惜的?;ǘ湔蟹湟?,本是常理,可像花兒一樣美麗的妃嬪們被貶入冷宮,降臨在她們頭上的是長年失去丈夫的日子??沼谢ㄈ菰旅?,但沒人欣賞。原本憑借容貌受到寵愛的妃子尤其凄涼吧,看到蝴蝶飛舞在花叢中,心底自然更加苦悶。但那時的宮廷就是一個大籠子,有鑰匙的不過是皇帝一人罷了。
封建社會里娶姬妾的多是有錢的人,或者是有地位的人。婦女嫁入這樣的家庭除去丈夫的威嚴,她們同時還要受正室的壓迫。處得好的也許不是沒有,但地位的低下卻是約定俗成的。就算進入了最富貴的人家——皇帝家,皇后之外的妃子也要忍受這種折磨。因此宮中婦女間的爭斗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結果慘烈的不計其數(shù)。長門宮這種專門關押皇帝棄婦的所在,里面住的便是“思君恩”的失寵妃嬪,甚至風光一時的廢后。關于長門,這里用的是典故。相傳,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被貶長門宮居住,于是之后就用以代指失寵宮妃居住的內宮。
這首詩的內容與詩題相反相成。以希望反襯失望,更深一層地宕開了意境。作者運用委婉的筆法,寫得愁腸百結,小溪九曲。但對君王卻是怨而不怒,完全是一種溫柔沖和的風格。
令狐楚的詩風講究“明麗宛暢,中節(jié)合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唐雅正詩派的審美追求和主導風格”(《千家詩》對令狐楚的評價)。這首詩,就充分體現(xiàn)了令狐楚詩的這種風格。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jié)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鎮(zhèn)上。謚曰文。 ...
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jié)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鎮(zhèn)上。謚曰文。
又同黎明府游銅官山二首 其一。明代。鄧云霄。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秋懷二首。宋代。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獨對西風搔短發(fā),欲謀小隱背初心。江湖鴻雁天將冷,籬落黃花秋又深。拄笏看山聊爾耳,懶彈綠綺索知音。
雨中水閣閑眺。宋代。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