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
所期俱卜筑,結(jié)茅煉金液。
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唐代。李白。 藍(lán)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所期俱卜筑,結(jié)茅煉金液。
藍(lán)山聳天而立如同一道墻壁,突兀而出像鯨魚額頭。
如奔如蹙橫在澄徹的深潭之前,其勢吞沒落星之石。
溪沙帶著秋月的明輝,潭水搖蕩光映寒山翠碧。
如此佳境真應(yīng)緩棹慢行,如此清輝光彩真能留客腳步。
遺憾的是您不能來此歡游,使我心中又驚又憂。
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選址,蓋筑茅屋煉長生不老之藥。
涇溪:在涇縣西南一里。藍(lán)山:在涇縣西南六十里,危崖高聳,下臨落星潭。落星潭:在藍(lán)山下。相傳晉時(shí)有陳霜兄弟捕魚于此,見一星落潭中,故以為名。藍(lán)山山腰間舊有石臺,名“放歌臺”,又名“飲酒臺”,相傳李白曾與汪倫等人在此飲酒放歌。藍(lán)山有瀑布注入山下,經(jīng)五里長的溪灘,匯入涇溪。此灘名叫“活潑灘",因李白在此游覽過,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太白灘”。
何判官昌浩:判官為采訪使及節(jié)度使的屬員,幽州節(jié)度使判官,安祿山使者。何昌浩,涇縣人,見天寶十載《贈何七判官昌浩》題解及按語。李白好友,李白曾多次寫詩贈他。
藍(lán)岑:即藍(lán)山。
突兀:高聳貌。
奔蹙:指山如奔如蹙。蹙,屈聚緊縮。
恨:深以為憾。
君:指何判官
驚惕,即警惕。
卜筑:擇地而居。
結(jié)茅:筑茅屋。
金液:指長生不老藥。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25-526
2、常秀峰 等.李白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第1版:130-131
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歲?!稕芟纤{(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是李白游涇縣藍(lán)山所作,大約作于安祿山反叛之前。
參考資料:
1、安旗著.李白詩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218
2、常秀峰 等.李白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第1版:130-131
“藍(lán)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運(yùn)用鋪敘的方法,描繪一幅藍(lán)岑危崖高聳、突兀如鯨魚額的壯闊山河風(fēng)景圖。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以比喻修辭手法來形容藍(lán)山懸崖怪石在落星潭里的倒影如猛獸撲向潭下,要把落星潭一口吞下去。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描寫活潑灘下的白沙與秋月相映襯,月光和灘水分外明亮。上句“帶”與下句“搖”相互映襯。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緊扣上文,如此佳境可以吸引人駐足,雅俗共賞、嘆為觀止。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暗寓如此意境開闊、氣象雄偉的美景,“君”此時(shí)未能與詩人一道歡游,遺憾情愫躍然紙上,亦隱隱流露出“君若不來同游,我將深以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從也?!钡囊馓N(yùn)。
“所期俱卜筑,結(jié)茅煉金液”,重申對友人的忠告,勸其趁此脫身,歸隱林下。
綜觀全詩,首四句似寫藍(lán)山風(fēng)景之奇特,實(shí)喻幽州形勢之危急。次四句亦然,佳境、清輝之句,似是留客之辭,實(shí)則促友人醒悟之意也。末四句勸告友人趁此脫身,歸隱林下。正如“君若不來同游,我將深以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從也?!北磉_(dá)出李白希望友人何判官能同他一起,在藍(lán)山隱居,煉丹學(xué)道。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登金山。清代。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犊9妈?,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會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jià)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古言了無驗(yàn),社公飲舊水。豈其世俗移,難復(fù)論常理。里門分內(nèi)竟,誰記戊與己。詰朝始霡霂,漸作霈然喜。破靴行荒園,沙泥濡足指。蕉扇戴頭歸,聲類釣蓬底。有田谷不登,無田吾何恥。荷鋤蒔蔬者,告謂土潤咫。芙蓉一二開,紅蓼亂紛委。木落樓閣出,風(fēng)物甚清美。偶茲樽酒具,小醉亦可爾。土木愚頑姿,頹然隱吟幾。天地萬古悠,微躲一稊蟻。區(qū)區(qū)曷足云,后當(dāng)知此士。
中秋玩月崇真萬壽宮。元代。張翥。 西風(fēng)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tuán)圓樣。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清代。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tuán)圓樣。開籠看,神差王。紛然佳果還相貺??⊙?、荔奴黃皺,哀梨碧漲。忽憶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綠嶂。恨此物、無緣分餉。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閨、掩卻垂綃帳。應(yīng)為我,色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