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內(nèi)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唐代。李白。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老婆去尋李林甫的女兒——道士李騰空,應該去她在廬山上的茅廬。
她正在用水舂提煉云母以煉丹藥,茅廬傍邊一定還種有石楠花。
你如果喜愛她的幽靜居處,就不妨住下,與她一道修煉。
賢妻是宰相的后代,也喜歡學道修煉神仙術。
潔白的纖手掬弄青靄,繡花的衣裳飄曳紫煙。
你一到廬山屏風疊,就可以手搖白玉鞭和騰空道長一起乘鶴飛天了。
⑴內(nèi):指妻子。
⑵著玉鞭:一作“不著鞭”。
李白曾陪同妻內(nèi),為尋找廬山女道士李騰空曾翻重山,越峻嶺,一路上遠邇幽寂,興之所至,隨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送內(nèi)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李白從世俗的喧嚷中走出,來到山碧林翠的廬山屏風疊?!八┰颇疙?,風掃石楠花”,就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將行程添上幾番神秘,幾番秀氣。詩人情感由豪放變成和緩,表現(xiàn)出“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的從自然而來,返歸自然的藝術心態(tài)。所以他毫不晦隱地寫道:“若戀幽居好,相邀弄紫霞?!?/p>
李騰空是唐相李林甫之女,她才智超人,又極有姿色。然而她不慕榮華富貴,卻癡心學道,自京都長安來廬山隱居,過著清苦的生活,說明唐代朝野崇尚道家風氣之濃?!八厥洲淝囔\,羅衣曳紫煙”,寥寥數(shù)筆點化出一位心地純白、無濁穢之氣的相門女子具備的不為世俗情欲所淪喪的本性和清靜的道士形象。一個人如果對世欲榮利無所追求,其歸宿最好就是“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李白的妻子也是相門之后,因此也有人認為第二首“多君相門女”指的是李白的妻子。李白夫妻與李騰空一樣,所企慕的就是“青鶯子千歲,而千歲化桃子”(關尹子《釜》)的與世無爭,長生不老的仙界生活,并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人間世》)定為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雨香館對雨 其二。。弘歷。 欲擬山如畫,猶虞畫不如。迎人先洗壒,澤物不分樗。風勢雄偏爽,云容澹自舒。須臾晴旭朗,新黛入煙疏。
古風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夜夢乘輕舟,掛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濤瀾靡津涯。中有三神山,樓觀何巍巍。晶熒白玉闕,彩錯黃金旗。紫皇遣天風,下吹仙人衣。仙人不知名,人言是安期。我欲就與語,弱水隔渺瀰。鼓枻方少前,風動輒去之。仙人不得見,遙睇忍言歸。愿言哀劬勞,舉手援塵姿。探囊得靈丹,往往分刀圭。使我生羽翼,桑榆增暮輝。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四式宴亭。宋代。梅堯臣。 從事誰獨賢,而來均宴喜。幽禽雜嘯呼,珍木竟叢倚。興將物色俱,閑厭簫鼓美。寧同不聞問,訟息時游此。
還丹復命篇 其十二。宋代。薛道光。 廛市通人處,明明與往還。悟來惟一物,昧處隔千山。神水丹田下,華池水火間。一元能造化,返老作童顏。
行香子 贈布鳳華。。張海鷗。 陽谷春華。小駐云車。鳳來儀、孰與清嘉。山東漱玉,嶺表鳴笳。論詩中事,寰中友,鏡中葩。南飛北往,幾醉流霞??傠y忘、碧草睛沙。當年折柳,淺唱蒹葭。信君如冰,我如玉,意如茶。
十月望夜劉薛二子過對月。明代。何景明。 院寒冬月白,城夜海云收。上客扳蘭省,清光近鳳樓。關山一北望,河漢迥西流。未見乘槎使,迢迢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