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lì)伖獾?,攀龍宴京湖?/p>
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
君王歌大風(fēng),如樂豐沛都。
延年獻(xiàn)佳作,邈與詩人俱。
我來不及此,獨(dú)立鐘山孤。
楊宰穆清風(fēng),芳聲騰海隅。
英僚滿四座,粲若瓊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綴明珠。
新弦采梨園,古舞嬌吳歈。
曲度繞云漢,聽者皆歡娛。
雞棲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
感此勸一觴,愿君覆瓢壺。
榮盛當(dāng)作樂,無令后賢吁。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唐代。李白。 昔聞?lì)伖獾?,攀龍宴京湖。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君王歌大風(fēng),如樂豐沛都。延年獻(xiàn)佳作,邈與詩人俱。我來不及此,獨(dú)立鐘山孤。楊宰穆清風(fēng),芳聲騰海隅。英僚滿四座,粲若瓊林敷。鹢首弄倒景,峨眉綴明珠。新弦采梨園,古舞嬌吳歈。曲度繞云漢,聽者皆歡娛。雞棲何嘈嘈,沿月沸笙竽。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感此勸一觴,愿君覆瓢壺。榮盛當(dāng)作樂,無令后賢吁。
聽說江寧以前有個(gè)光祿大夫顏延之,就在這北湖攀龍附鳳,宴請(qǐng)群僚。
樓船駛?cè)脒@天鏡一樣的湖中,錦幔圍成宮殿高入云霄。
也唱起了《大風(fēng)歌》,就像劉邦當(dāng)年在沛都豐鄉(xiāng)作樂一樣。
顏延之獻(xiàn)上詩章,仿佛像個(gè)詩人一樣。
我是比不上他了,他象鐘山一樣孤傲突出。
楊縣令文風(fēng)清穆,高譽(yù)響徹東南海隅。
僚幕英才高朋滿坐,個(gè)個(gè)如同玉樹臨風(fēng),一片璀璨。
畫著鳥首的船在湖中顯弄倒影,個(gè)個(gè)美女娥眉如水,鬢發(fā)疊掛明珠。
樂隊(duì)新曲新歌引人入勝,吳語昵儂和著古典舞蹈動(dòng)人心魂。
歌聲高亢繞云,聽眾如癡如醉,皆大歡喜。
聲音喧鬧,唧唧嘈嘈,笙竽的聲音把江月?lián)u碎了。
這里曾經(jīng)是帝王的宮殿,如今卻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想到這,不禁使人感慨萬分,老楊啊喝個(gè)底朝天吧。
榮盛之時(shí)就應(yīng)該及時(shí)行樂,別讓后輩笑話咱們。
⑴楊江寧,名利物,為潤州江寧令。李善《文選注》:樂游苑,晉時(shí)藥圃,元嘉中筑堤壅水,名為北湖?!读论E》:晉元帝大興三年,始創(chuàng)為北湖,筑長堤以遏北山之水。東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太平寰宇記》:玄武湖在升州上元縣西北七里,周回四十里,東西兩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頃。《釋問》曰:湖本桑泊,晉元帝大興中,創(chuàng)為北湖。宋筑堤,南抵西塘,以肄舟師也。又《京都記》云:從北湖望鐘山,似官亭湖望廬岳也。
⑵《南史》:顏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為金紫光祿大夫。
⑶《漢書》: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⑷帳殿,天子行車野次,連帳以為殿也。沈約詩:“帳殿臨春籞,帷宮繞芳薈?!弊笏肌栋装l(fā)賦》:“開論云衢。”
⑸《史記》: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敵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绷顑航院土?xí)之?!稘h書》: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應(yīng)劭曰:“沛,縣也。豐,其鄉(xiāng)也?!泵峡翟唬骸昂笈鏋榭ざS為縣?!?/p>
⑹顏延年有《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所謂獻(xiàn)佳作者,或是此詩。
⑺《唐六典注》:蔣山,一名鐘山,在潤州江寧縣。
⑻《詩經(jīng)·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清風(fēng)。”
⑼《淮南子》:“龍舟鹢首?!备哒T注:“鹢,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鹢首也?!?/p>
⑽曹植《洛神賦》:“綴明珠以耀軀?!?/p>
⑾《唐會(huì)要》:開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于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之皇帝梨園弟子?!短茣ざY樂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hào)皇帝梨園弟子。宮女?dāng)?shù)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園。
⑿《楚辭》:“吳歈蔡謳,奏大呂些?!绷涸邸蹲胍罚骸皡歉柙粴Q。”
⒀王粲詩:“管弦發(fā)徽音,曲度清且悲?!?/p>
⒁吳質(zhì)《答東阿王書》:“耳嘈嘈而無聞?!眲⒘甲ⅲ骸班朽校跻?。”
⒂《博雅》:“笙以匏為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宮管在中央?!薄端螘罚骸绑?,隨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內(nèi),施簧管端。宮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宮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他皆相似也?!?/p>
⒃《漢書》:“樵蘇后爂?!鳖亷煿抛ⅲ骸伴裕⌒揭?。蘇,取草也?!?/p>
⒄覆瓢壺,猶傾尊倒甕之意。
⒅陶潛詩:“取歡當(dāng)作樂?!?/p>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解嘲 其一。宋代。李彭。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dāng)時(shí)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hào)酒民。
鷓鴣天 題樊會(huì)公小像。明代。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dāng)時(shí)折角巾。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hào)酒民。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guān),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總宜園。宋代。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白鶴吟示覺海元公。宋代。王安石。 白鶴聲可憐,紅鶴聲可惡。白鶴靜無匹,紅鶴喧無數(shù)。百鶴招不來,紅鶴揮不去。長松受穢死,乃以紅鶴故。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吾何為而喜。惡者自惡,吾何為而怒。去自去耳,吾何闕而追。來自來耳,吾何妨而拒。吾豈厭喧而求靜,吾豈好丹而非素。汝謂松死吾無依邪,吾方舍陰而坐露。
西樓怨為孔宗魯?shù)客鲎鳌?。樊阜?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tuán)。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diào)短催長嘆。玉鏡臺(tái)前金剪閑,翠銷帳軟留余寒。半壁銀燈墮煤小,回文錦斷脂香干。魫窗月白光如洗,雙淚如鉛灑髹幾。梧桐音冷么鳳鳴,屏山暗結(jié)愁云紫。湘渚飛霜隕蘭茝,些斷巫陽招不起?,幊厍帏B幾時(shí)回,幽怨嗚嗚咽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