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
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城西陂泛舟。唐代。杜甫。 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此詩當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杜甫43歲,地點在長安。清朝顧宸指出:“天寶間,景物盛麗,士女游觀,極盡飲燕歌舞之樂。此詠泛舟實事,不是譏刺明皇,亦非空為艷曲?!?/p>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城西陂泛舟
此詩寫皇家的豪華生活。仇兆鰲《杜詩詳注》:“此泛陂而志聲妓之盛也?!?/p>
首聯(lián)首句“青蛾皓齒在樓船”中的青蛾皓齒指船上的家妓或歌妓。在古代,攜妓出游,是所謂“雅事”。青蛾,當時仕女的青眉并不是像后世那樣細細彎彎的,而是用青黛涂描得很大,呈瓜子狀斜峙,如同兩只青蛾,故稱。這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圖》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次句“橫笛短簫悲遠天”,由于笛聲音色高亢哀厲的緣故,古人經(jīng)常用“悲”之類的詞來形容笛簫之聲(特別是笛聲)優(yōu)美。例如江總詩:“橫笛短簫凄復切”(《梅花落》)。杜甫在七律《吹笛》詩中也寫道:“誰家巧作斷腸聲”。橫笛相傳為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后輸入長安。唐代笛子橫吹,是沒有笛膜的。杜甫曾有詩:“晚來橫吹好”(《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所指即吹奏這種橫笛。
頷聯(lián):明朝顏廷榘《杜律意箋》:象牙作帆檣,此樂府之侈詞;錦彩為舟纜,此甘寧之侈事,皆屬借形語。這里所說的“甘寧之侈事”,見于《三國志·吳志·甘寧傳》:甘寧住止,常以繒錦纜舟,去輒割棄,以示奢(引自《太平御覽》卷771)。
頸聯(lián)出句“魚吹細浪搖歌扇”的魚吹,仇兆鰲注認為典故出于《列子》,但查《列子·湯問》,有“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只見“魚躍”,而未見“魚吹”。盡管出處未知,“魚吹浪”后來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固定用法,被清朝楊林蘭選入用于教初學者的《聲律發(fā)蒙》:“落葉繽紛鳥出林,浮萍聚散魚吹浪”。聯(lián)系到下句來看,很有可能是當時天氣悶熱,氣壓低,所以這時候一些水里的魚兒連連透出水面吐泡泡(即所謂“魚吹”),有的還紛紛躍出水面。對句中的“燕蹴飛花”進一步證實了當時的天氣狀況。因為氣壓低,當時燕子也就飛得極低,這樣才有可能杜甫近距離觀察到“燕蹴飛花”。這種氣候情況易發(fā)生在麥收前后(陽歷6月份左右),特別是第一場大雨來臨之前。“燕蹴飛花落舞筵”與“銜泥點污琴書內(nèi),更接飛蟲打著人”(《絕句》)的景象很相似,看來當時的燕子準頭很好,既能踩到飛花,又能擊到飛蟲。同時也可以看出杜甫對生活觀察很細致。杜甫很喜歡燕子,在詩中共歌詠76次,而且又有詩專門寫燕子,其中一首為七律。
尾聯(lián)寫小舟送酒,用反問句。清朝邊連寶指出:“小舟送酒,若用正說,便味短而少力?!保ā抖怕蓡⒚伞罚?/p>
此詩頜聯(lián)、頸聯(lián)均失粘,是一首拗體七律。不過,此時的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別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為之拗體七律意義不同。仇兆鰲《杜詩詳注》:“盛唐七律,尚有寬而未嚴處。此詩“橫笛短簫悲遠天”,次聯(lián)宜用仄承,下云“春風自信牙檣動”,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鳳凰臺》詩,上四句亦平仄未諧,此才人之不縛于律者。在中晚則聲調(diào)謹嚴,無此疏放處,但氣體稍平,卻不能如此雄壯典麗耳?!边@反映了七律在剛剛成型的初期尚不嚴謹,而且杜甫本人當時也處于七律創(chuàng)作的學習階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絕句。唐代。呂巖。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于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混元海底隱生倫,內(nèi)有黃童玉帝名。白虎神符潛姹女,靈元鎮(zhèn)在七元君。三畝丹田無種種,種時須藉赤龍耕。曾將此種教人種,不解鉛池道不生。閃灼虎龍神劍飛,好憑身事莫相違。傳時須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不用梯媒向外求,還丹只在體中收。莫言大道人難得,自是功夫不到頭。飲酒須教一百杯,東浮西泛自梯媒。日精自與月華合,有個明珠走上來。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神道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yǎng)此身。時人若擬去瀛洲,先過巍巍十八樓。自有電雷聲震動,一池金水向東流。瓶子如金玉子黃,上升下降續(xù)神光。三元一會經(jīng)年凈,這個天中日月長。學道須教徹骨貧,囊中只有五三文。有人問我修行法,遙指天邊日月輪。我自忘心神自悅,跨水穿云來相謁。不問黃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說。肘傳丹篆千年術(shù),口誦黃庭兩卷經(jīng)。鶴觀古壇松影里,悄無人跡戶長扃。獨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還孤。茫茫宇宙人無數(shù),幾個男兒是丈夫。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須跨鳳與乘龍。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一峰。朝游北越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趯倒葫蘆掉卻琴,倒行直上臥牛岑。水飛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吾家本住在天齊,零落白云鎖石梯。來往八千消半日,依前歸路不曾迷。蓮峰道士高且潔,不下蓮宮經(jīng)歲月。星辰夜禮玉簪寒,龍虎曉開金鼎熱。東山東畔忽相逢,握手丁寧語似鐘。劍術(shù)已成君把去,有蛟龍?zhí)帞仳札?。朝泛蒼梧暮卻還,洞中日月我為天。匣中寶劍時時吼,不遇同人誓不傳。偎巖拍手葫蘆舞,過嶺穿云拄杖飛。來往八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養(yǎng)得兒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生生世世常如此,爭似留神養(yǎng)自身。精養(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此真之外更無真。神仙不肯分明說,迷了千千萬萬人。不事王侯不種田,日高猶自抱琴眠。起來旋點黃金買,不使人間作業(yè)錢。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忠孝義慈行方便,不須求我自然真。莫道幽人一事無,閑中盡有靜工夫。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先生先生貌獰惡,拔劍當空氣云錯。連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頭落。劍起星奔萬里誅,風雷時逐雨聲粗。人頭攜處非人在,何事高吟過五湖。粗眉卓豎語如雷,聞說不平便放杯。仗劍當空千里去,一更別我二更回。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傳劍要收。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勸君休。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踴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
送嚴藕漁宮允還梁溪 其二。清代。屈大均。 珥筆蓬萊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莫恨蛾眉短,須愁蘭佩馨。金螭東畔立,可許一沉冥。
遣興。元代。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zhí)渡嫌?。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s本、贗木相離支,懷古徒興三代悲。何君不畏艱與危,何君不憚熊與羆。崖懸萬仞身懸絲,陰氣肅肅砭人肌。捫蘿擗虺右手胝,摹拓豈任庸奴為。風神號怒山神私,忽躍忽叫交奔馳。奪其所寶心怨咨,旁人亦道君是癡。謂以性命博文辭,君方驚定神怡怡。大呼武侯報以詩,詩所難寫記補之。柳公、謝公筆淋漓,仿佛如見磨礱斷壁揮毫時。此圖二丈如披帷,張之老屋氣漫彌。毒龍猛獸相撐持,金仙蠻鬼雜怒嬉。日輪月殿云垂圍,大圈小圈光陸離。云黃海黑風凄其,長畫短畫盤蛟螭。陰陽萬象供爐錘,觀者揖君相叫噫。或疑或喜或眥睢,口量手揣心是非。謂是好古鄒君叔績不及知,可憐甘受世人欺。吁嗟乎,可憐甘愛世人欺,豈獨石鼓銘文岣嶁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