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zhuǎn)愁。
午枕。宋代。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zhuǎn)愁。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涼如水波欲流,斜陽已照著花枝,將婆娑紅影映上我的簾鉤。
窺視人的小鳥聲聲啼鳴,驚起飄忽的夢,它去得悠悠。只看見水那邊青山重重疊疊,引惹起心頭深隱難言的清愁。
午枕:即午睡:
簟(diàn):竹席 。
紅影:紅色的花影。
悠揚:飄忽不定。
供(gōng):引起。 宛轉(zhuǎn):纏綿,難以名狀。
這首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當時王安石變法失敗后,辭職退居江寧(今南京),一日午睡醒來間春光動人便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58
2、高克勤.王安石詩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6-187
這首詩將午睡醒來、由恍惚到清醒的瞬間感受和心理的復雜變化描寫得淋漓盡致。詩的首句寫春日午睡時將睡未睡的感覺,“花前”點出是春天季節(jié),又照應下句的“紅影”;“簟欲流”既指臥席波浪形的花紋,又指竹席光滑清涼如水,睡意朦朧間,仿佛感到竹席變成了緩緩流動的波浪,十分愜意。次句寫睡醒之感,這一覺睡得舒適漫長,醒來時只見花影投射到簾鉤之上,正午花影最短,不會遮住簾鉤,故而可看出此時日光已經(jīng)西移,“催”字表達出驚訝時光過得飛快的心理感覺,又從側(cè)面形容夢之酣暢。
三、四句寫醒來后心理的落差和變化,醒來耳中聽得鳥鳴,卻懷疑美夢正是被鳥鳴喚醒,尋聲望去,似乎鳥兒也在窺望自己,于是主觀感情傾向認為是鳥兒有意喚醒自己,心頭生起一種惆悵之感,再往遠處眺望,一水之隔的青山映入眼簾,于是愁緒變得更無窮無盡了?!扒嗌健痹谶@里可說是現(xiàn)實生活的象征,因為它穩(wěn)定不變并朝夕與自己相伴,看到它,才意識到令人迷戀的夢已飄遠,思緒猛然回到現(xiàn)實中,定叫作者愁腸宛轉(zhuǎn)。
理想和現(xiàn)實是人類永無休止的矛盾:人類不斷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和現(xiàn)實總有極大的差距:人類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但永遠不可能到達完美的理想境界: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不盡地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歷史。無論是美好的“悠揚夢”,還是象征意義上的“隔水山”,都是以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矛盾沖突的心境構成了審美境界。這種審美境界因符合人類心理深層中的企戀心態(tài),而獲得了審美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再從藝術上看,“悠揚夢”給人以美的朦朧感,“隔水山”則展示了美的距離感。從審美的欣賞角度看,朦朧感和距離感有助于增強關感。加上句法新穎,對仗工整,聲情和語意渾然一體,令人擊節(jié)嘆賞。
當然,此詩的前二句也是相當出色的,如“簟欲流”、“日催紅影”,或?qū)懗龌糜X中的動感,或?qū)⑻枖M人化,煉字琢句新鮮獨創(chuàng),雅麗精絕。全詩轉(zhuǎn)折自然,委婉含蓄,體現(xiàn)一種整體的美,令人味之不盡。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己未除日與嘯麓薄游翠微元旦復至其地車中口占成四絕。。黃浚。 麟楦文章不放閒,歲華何事更相關。囊詩未辦悤悤祭,待看城西雪后山。
試院偶題 其二。明代。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能空冀北群。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遷教,軻親實無異。看看仕無淹滯。即召入、佐君經(jīng)濟。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應天長·萱堂積慶。兩漢。佚名。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遷教,軻親實無異??纯词藷o淹滯。即召入、佐君經(jīng)濟。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踏莎行 其一。清代。程頌萬。 柳外斜陽,花間斷夢。心情病酒芳寒重。雕闌六曲有人憑,蒼苔暗補閑階空。癡絕蜂忙,嬌回鶯哢。憐伊倩影凌波送。巧持紈扇索題詩,回頭半露釵梁鳳。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