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征人去不歸,春妍懶著舊時衣。至今門外冬青樹,不與風(fēng)花上下飛。
段節(jié)婦。元代。吳師道。 南國征人去不歸,春妍懶著舊時衣。至今門外冬青樹,不與風(fēng)花上下飛。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xué)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xué)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jìn)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xué)自任,晚年益精于學(xué),剖析精嚴(yán)。 ...
吳師道。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xué)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xué)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jìn)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xué)自任,晚年益精于學(xué),剖析精嚴(yán)。
詠秋海棠。明代。王邦畿。 瓊樓仙子賜金冠,貝錦霞披列上官。昨夜玉皇巡幸處,東風(fēng)南國最先觀。
湘春夜月 苦雨寄悶。近現(xiàn)代。周岸登。 暗銷魂。半窗蕉雨黃昏。早又畫角吹殘,三弄落譙門。欲向桂叢輕訴,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更素娥暝泣,鮫絲玉箸,難剪愁根。檐花滴碎,離情似夢,搗夢如塵。小閣籠寒,空佇想、夕篝熏罷,香篆秋痕。瓊簫恨遠(yuǎn),問甚時、重見真真。待后夜,定懷中掌上盈盈,喚起同款芳尊。
門前有垂楊。明代。沈周。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飄花欲及地,忽復(fù)因風(fēng)起。搖蕩少婦心,天涯念游子。愁多肌肉消,不敢臨流水。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nóng)慶有年。玉糝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麥連天。陰陽燮理非吾事,新歲調(diào)和豈偶然。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zhí)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Z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yīng)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