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似君家閥閱高,宅前喬木勢凌霄。一門科目連三代,十世儒名冠兩朝。
仍羨先生膺碩望,坐令后進(jìn)仰馀標(biāo)。少微垂象光輝映,皇極推玄禮數(shù)超。
江左豈容安石臥,淮南曾赴小山招。明時冠帶俱為用,此日弓旌重見邀。
家學(xué)發(fā)揮疑刃剖,廟謨參贊譬羹調(diào)。春風(fēng)談笑青油幕,曉日追隨碧羽翹。
鸚鵡洲邊新汗漫,鳳皇臺上久逍遙。卻回故國頒周祀,猶夢鈞天舞圣韶。
云路功勛方烜赫,山林蹤跡未蕭條。瓣香麗水祈靈貺,疋馬蒼山觸暑熇。
近喜三苗繩系頸,共誇六國印懸腰。歸來晝錦諸親在,老去秋霜兩鬢饒。
懷土未妨淹使節(jié),觀風(fēng)也復(fù)采民謠。青田為語劉夫子,莫使亡羊付寂寥。
贈林先生。明代。王祎。 誰似君家閥閱高,宅前喬木勢凌霄。一門科目連三代,十世儒名冠兩朝。仍羨先生膺碩望,坐令后進(jìn)仰馀標(biāo)。少微垂象光輝映,皇極推玄禮數(shù)超。江左豈容安石臥,淮南曾赴小山招。明時冠帶俱為用,此日弓旌重見邀。家學(xué)發(fā)揮疑刃剖,廟謨參贊譬羹調(diào)。春風(fēng)談笑青油幕,曉日追隨碧羽翹。鸚鵡洲邊新汗漫,鳳皇臺上久逍遙。卻回故國頒周祀,猶夢鈞天舞圣韶。云路功勛方烜赫,山林蹤跡未蕭條。瓣香麗水祈靈貺,疋馬蒼山觸暑熇。近喜三苗繩系頸,共誇六國印懸腰。歸來晝錦諸親在,老去秋霜兩鬢饒。懷土未妨淹使節(jié),觀風(fēng)也復(fù)采民謠。青田為語劉夫子,莫使亡羊付寂寥。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xué)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jié),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xù)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xué)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jié),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xù)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廣州北郊作 其七。清代。屈大均。 咫尺陰山接越臺,夕陽吹角打圍來。揮鞭亂渡韸韸水,駝背佳人滿紫埃。
寄王蘇州。明代。謝榛。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fù)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壯心懸。石頭云逐東征馬,揚(yáng)子波回北餉船。亂后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奉和樂道。宋代。韓維。 昔聞有客薦揚(yáng)雄,清世文章又見公。奏賦獨(dú)高天下士,辭榮遠(yuǎn)繼古人風(fēng)。懷賢不啻三秋久,置酒須期十日中。幸有紅芳妝點(diǎn)在,可無多愧白頭翁。
謝烏鵲。宋代。劉宰。 朝來不成寐,啼鳥繞西東。似欲砭我愚,無虞終有兇。挽衣行太息,飛鳴鵲當(dāng)空。似欲慰我心,正直神所容。舉手謝鳥鵲,尤喜當(dāng)何從。吉兇兩不到,我在阿堵中。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近現(xiàn)代。許南英。 竹兜輕又快,五步當(dāng)十步。彳亍阡陌間,牛與人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