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邊不厭厚,千疊馬蹄痕??吐范喑钔?,疏林殊未昏。
鳥寒深啄月,猿寂暗啼魂。何處尋高士,隨云過隔村。
雪 其九。明代。釋今無。 長邊不厭厚,千疊馬蹄痕??吐范喑钔?,疏林殊未昏。鳥寒深啄月,猿寂暗啼魂。何處尋高士,隨云過隔村。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jīng),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jiān)棲賢院務(wù),備諸苦行,得遍閱內(nèi)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dǎo)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jīng),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jiān)棲賢院務(wù),備諸苦行,得遍閱內(nèi)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dǎo)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唐代。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讀己亥雜詩。近現(xiàn)代。胡云飛。 電光狂士眼,雷警定公詩。儻證今朝事,讀之猶可疑。
頌古六首。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次韻唐彥英留題學舍。宋代。李若水。 篆壁蝸涎細,織檐蛛網(wǎng)圓。小軒幽夢破,竹露濕茶因。
送傅貞甫西游。。歐必元。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風木葉翻。三百灘頭看夜月,萬重山色送啼猿。求丹不問千年汞,作賦能銷二女魂?;ǖ浊嘟z游騎遍,河陽栽后幾株存。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蓱z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