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馬詩二十三首 其十四。唐代。李賀。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乜茨夏吧希l道不逢春。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yù)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yù)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見寄。。歐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fēng)流知郢下,青云車騎憶平陵。聲聞豈但西皋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得東山居主人戀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漁鄉(xiāng)居賦雜興六首 其二。宋代。許及之。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題時遁澤畫卷十首 其九。。王柏。 精藍(lán)夾江干,鐘鼓時相應(yīng)。兩山遮不斷,樓閣若爭勝。
送唐別駕赴郢州。唐代。錢起。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蒹葭侵驛樹,云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皋春草生。
春來江上雁知還,我尚驅(qū)車道路間。芳草極天迷客思,白云何處是鄉(xiāng)關(guān)。
地卑城郭多臨水,縣小人家半住山。聞?wù)f西行皆石徑,喜無塵土撲征顏。
征程。清代。孫云鳳。 春來江上雁知還,我尚驅(qū)車道路間。芳草極天迷客思,白云何處是鄉(xiāng)關(guān)。地卑城郭多臨水,縣小人家半住山。聞?wù)f西行皆石徑,喜無塵土撲征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