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頭點(diǎn)點(diǎn)送纖霞,翠閣臨春鎖麗華。十月冰霜滿京國,宮人爭唱《后庭花》。
宮詞一百首 其二十。明代。王叔承。 枝頭點(diǎn)點(diǎn)送纖霞,翠閣臨春鎖麗華。十月冰霜滿京國,宮人爭唱《后庭花》。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xué),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xué)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yīng),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shù)千言規(guī)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nèi)之勝,作漢宮曲數(shù)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xué),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xué)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yīng),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shù)千言規(guī)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nèi)之勝,作漢宮曲數(shù)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自分楊花作絮綿,枝頭猶為蔦蘿牽。浮生大夢如垂露,舊事微塵已化煙。
捫腹依然呼負(fù)負(fù),折腰何必曲拳拳!五陵裘馬諸年少,帽影鞭絲二月天!
春草八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韻 其八。近現(xiàn)代。許南英。 自分楊花作絮綿,枝頭猶為蔦蘿牽。浮生大夢如垂露,舊事微塵已化煙。捫腹依然呼負(fù)負(fù),折腰何必曲拳拳!五陵裘馬諸年少,帽影鞭絲二月天!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fù)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fù)望時賢。宦情似水年來淡,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塵外樓燕集得微字。明代。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風(fēng)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元月三十夜 其一。。盧青山。 窮天無月有蒼寒,愁緒牽纏繞管端。散入乾坤封畛外,收回方寸芴芒間。人和夢去千千里,歲拽衰來望望然。多謝雄雞解催旦,為余一唱裂腸肝。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zhuǎn)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慈湖中流遇大風(fēng)舟危甚食時風(fēng)止游靈巖寺。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fēng)靜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