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北斗望,千秋南海濱。文章傳絕圣,政事澤時人。
姓作兒童字,心將動植馴。佛靈能有禍,終不下臣身。
潮州韓文公廟。明代。祝允明。 一世北斗望,千秋南海濱。文章傳絕圣,政事澤時人。姓作兒童字,心將動植馴。佛靈能有禍,終不下臣身。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登郡城西樓。明代。岑徵。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秦云猶傍任囂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將寄遠,芳洲誰與采蘭蘅。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秋蘭篇。魏晉。傅玄。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發(fā),中有雙鴛鴦。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
送李司訓之乾州。明代。傅圭。 案牘勞終日,何如此職清。坐談惟往圣,環(huán)立有書生。棘院頻抽句,賢關久擅名。盡心期報國,端不負生平。
過嶺。清代。紀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仰睇郁嶒崚,俯窺杳煙霧。隔澗見行人,蠕蠕似蟻附。高者木杪懸,卑者草際露。前者僂而援,后者聳而赴。石磴滑屢顛,林風吹欲仆。徒侶遞相呼,十步九回顧。慄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誤。側(cè)聞定鼎初,狂童此負固?;富咐钗南澹D(zhuǎn)戰(zhàn)實茲處。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人生才地懸,寧止恒沙數(shù)。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仗鉞良未能,叱馭吾其庶。黽勉趣役夫,去去無多慮。